欢迎光临淮安市华金智网
马上发布信息
详情描述
火化背后的那些事:设备如何运作,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环节

一、 火化设备(火化炉/焚化炉)的核心运作原理

现代火化炉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,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:

主燃烧室(一次燃烧室):

  • 功能: 这是遗体火化的主要空间。
  • 结构: 内衬耐高温(通常可承受1400°C以上)的特种耐火砖,确保炉膛结构稳定和保温。
  • 燃料: 主要使用天然气、液化石油气或柴油。现代火化炉通常配备自动点火和精确的燃料控制系统。
  • 温度: 火化过程通常在760°C 到 1150°C 之间进行。初期温度较低(约700-800°C)以启动燃烧,然后迅速升高至800-1000°C以上进行主要燃烧。具体温度控制根据炉型、遗体和环保要求调整。
  • 过程: 高温使遗体内的有机物(脂肪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等)与引入的空气(氧气)发生剧烈氧化反应(燃烧),释放热量。骨骼(主要是无机矿物质)则被保留下来。

再燃室(二次燃烧室):

  • 功能: 这是现代火化炉最核心的环保部件。用于彻底焚烧从主燃烧室排出的、未完全燃烧的烟气和有害物质(如一氧化碳、碳氢化合物、二噁英、呋喃前体物等)。
  • 温度: 再燃室温度通常更高,一般维持在 850°C 以上,甚至高达 1100°C - 1200°C。这个高温环境是确保有害物质充分分解的关键。
  • 驻留时间: 烟气在再燃室内必须停留足够的时间(通常法律规定至少2秒,现代高效炉设计可达更长),在高温和充足氧气条件下,确保有害物质的完全分解。
  • 氧气供应: 通过鼓风机精确控制向再燃室补充足量的新鲜空气(氧气)。

尾气处理系统(污染控制设备):

  • 功能: 经过再燃室高温焚烧后,烟气中仍可能含有颗粒物(粉尘)、酸性气体(如HCl、SO₂)、重金属(如来自补牙材料、植入物的汞)等。尾气处理系统负责去除这些污染物,达到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。
  • 主要组件:
    • 急冷塔: 将高温烟气(约500-600°C)在极短时间内(通常<1秒)喷水冷却到200°C以下,防止二噁英等有害物质重新合成。
    • 干法/半干法脱酸: 向烟气中喷入消石灰等碱性物质,中和酸性气体(如HCl, SO₂)。
    • 活性炭/活性焦喷射吸附: 喷射活性炭粉末,吸附烟气中的重金属、二噁英残余物和呋喃等难以彻底分解的微量有机污染物。
    • 袋式除尘器: 利用高效滤袋(如PTFE覆膜滤袋)捕集烟气中的颗粒物(包括喷入的消石灰、活性炭以及骨灰粉尘)。这是去除颗粒物的主要设备。
    •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: 用于减少氮氧化物排放。
  • 监测: 烟囱出口通常安装在线监测设备(CEMS),实时监测颗粒物、CO、SO₂、NOx、HCl等关键污染物浓度,确保达标排放。

供风系统:

  • 功能: 为燃烧提供必要的氧气,并控制炉内气流和压力。
  • 组成: 鼓风机、风道、风门(可调节开度)。风量需要精确控制:主燃室需要适量空气保证燃烧,但过多会降低温度;再燃室则需要充足空气保证充分燃烧。

控制系统:

  • 功能: 现代火化炉的核心大脑。基于温度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、氧气传感器等的反馈,通过PLC或计算机自动控制燃料供应、空气流量、燃烧温度、炉门开关、后处理设备运行等。
  • 优势: 确保过程稳定、高效、符合环保要求,减少人为操作误差,并记录关键运行参数。

进尸车/炉门:

  • 功能: 遗体送入主燃烧室的通道。通常由耐高温材料制成,关闭后需保证密封性。
二、 火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

火化过程远不止是操作设备,更是一个需要严谨、尊重和遵守规范的系统流程:

前期准备:

  • 文件核对: 极其重要! 火化前必须严格核对《死亡证明》、《火化通知书》或《火化许可证》、逝者身份信息(姓名、性别、年龄等),确保所有法律文件齐全、准确无误,防止任何差错。这是法律和伦理的底线。
  • 遗体确认: 由工作人员(通常有家属在场监督)进行最后一次身份确认,核对遗体身份牌或标签。
  • 移除物品: 必须彻底! 移除所有不应火化的物品:
    • 贵重物品(首饰、手表等)。
    • 易燃易爆品(如打火机、电池)。
    • 可能影响设备或环境的物品(如心脏起搏器、锂电池 - 会爆炸;某些塑料假肢 - 产生有害气体;厚实的橡胶/乳胶垫 - 不完全燃烧)。
    • 确认是否有放射性植入物(如放疗粒子),需要特殊处理。
    • 注意: 金属植入物(人工关节、钢板、钢钉等)通常可以随遗体火化,它们会在高温下熔化或变形,并在后续骨灰处理中被分离出来。但大型或特殊金属件可能需要提前告知工作人员。
  • 棺木选择: 使用符合规定的可燃棺木(通常是轻质木材、纸板或环保材料)。禁止使用金属、厚实硬木或含塑料、泡沫等非环保材料的棺木。
  • 设备检查: 操作员检查火化炉、控制系统、尾气处理设备、鼓风机等是否运行正常,确保安全环保。

入炉环节:

  • 尊重与庄重: 工作人员操作进尸车时,应保持动作平稳、庄重。在允许家属告别的地区,此过程会非常安静和肃穆。
  • 准确放置: 将遗体(在棺木内)平稳、准确地送入主燃烧室指定位置,确保燃烧均匀。

火化过程(设备运行):

  • 点火与升温: 关闭炉门,启动点火程序,按设定曲线逐步升温。
  • 主燃烧阶段: 在高温下,有机物质剧烈燃烧。此阶段会产生大量烟气,需要充足的氧气和高温。
  • 再燃室处理: 烟气被引入再燃室,在更高温(>850°C)和充足氧气下停留足够时间(>2秒),确保有害物质充分分解。
  • 尾气处理: 处理后的烟气进入尾气处理系统(急冷、脱酸、吸附、除尘),净化达标后经烟囱排放。
  • 监控与调整: 操作员通过控制系统密切监控温度、压力、氧气含量、燃料流量等关键参数,并根据预设程序或实时情况进行微调,确保燃烧充分、环保达标。全程需要高度专注。
  • 冷却阶段: 主要有机物燃烧完毕后,停止燃料供应,让炉内自然冷却一段时间(通常需要数十分钟到一小时以上),使骨骼(骨灰)冷却下来以便后续处理。不能立即打开炉门!

骨灰处理环节:

  • 冷却与出灰: 确认炉温安全后,操作员打开炉门或出灰口。
  • 收集骨灰: 使用特制的工具(如耐热耙、刷子、吸尘器)将主燃室内残留的骨灰和未燃尽的骨骼碎片收集到特定的容器中。
  • 分离金属残留物: 将收集的骨灰通过磁选或人工方式,分离出在火化中未完全熔化的金属物件(如手术钢钉、关节假体、牙科填充物等)。这些金属物通常会作为医疗废物回收处理。
  • 研磨(粉碎): 非常重要的步骤! 收集到的骨骼碎片和较大块骨灰会被放入专门的骨灰研磨机(又称“骨灰粉碎机”或“克里默”)中,研磨成均匀、细腻的粉末状物质,这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“骨灰”。研磨程度有不同标准,但目标是细腻均匀。
  • 冷却骨灰: 研磨后的骨灰温度可能仍较高,需要放置冷却至室温,确保安全。

骨灰装殓与移交:

  • 清洁容器: 使用清洁、干燥的骨灰盒(坛)。
  • 装殓: 将冷却后的骨灰小心、全部地装入骨灰盒中。务必确保装入的是正确逝者的全部骨灰。 这是一个需要极度谨慎和尊重的环节。
  • 再次核对: 装殓完成后,再次核对骨灰盒标签信息(逝者姓名、编号等)与文件是否完全一致。
  • 密封与移交: 将骨灰盒盖好并妥善密封(根据要求)。在工作人员和家属(或委托人)共同在场的情况下,进行正式的骨灰移交手续,并签字确认。这是责任转移的关键点。
三、 贯穿全程的核心注意事项
  • 尊重与尊严: 这是所有环节的最高原则。工作人员需时刻保持专业、肃穆的态度,动作轻柔准确,言语得体,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家属的体谅放在首位。
  • 安全:
    • 操作安全: 防止高温烫伤、机械伤害、电气伤害等。
    • 环保安全: 确保尾气处理设备正常运行,排放达标,保护环境。
    • 生物安全: 处理遗体时遵守卫生规范,必要时(如传染病遗体)采取额外防护和特殊处理流程。
  • 法规合规: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殡葬管理、遗体处理、火化设施运行、污染物排放等所有法律法规和标准。火化许可证、死亡证明等文件缺一不可。
  • 精确无误: 身份核对、文件管理、骨灰标识与移交等环节必须做到零差错。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。
  • 专业操作: 火化师需要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设备原理、操作流程、应急处理和环保要求。
  • 沟通: 与家属保持清晰、及时的沟通(在流程允许的范围内),解答疑问,提供必要的支持。
总结

火化是一个融合了现代工程技术、严格环保标准、深厚人文关怀和精密流程管理的复杂过程。从遗体入炉前的身份确认,到高温焚化、尾气净化,再到骨灰的精细处理与庄重移交,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,都需要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、专业素养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来完成。其核心目标是在尊重逝者、慰藉生者的同时,确保过程安全、环保、合法、准确无误。了解这些“背后的故事”,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项服务的意义和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