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花(主要指常见的秋桂品种,如金桂、银桂、丹桂)的生长周期有其鲜明特点,不同季节的养护重点也各不相同。掌握这些是养好桂花、保证其年年飘香的关键。
一、桂花的生长周期特点
桂花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其生长周期并非完全休眠,而是有明显的生长节奏变化:
萌芽与新梢生长期 (春季 - 早夏,约2/3月 - 6月):
- 特点: 随着气温回升(通常在10°C以上),桂花开始萌动,大量抽发新枝新叶,这是全年营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。新梢生长迅速,叶片大量展开,树冠扩大。
- 关键: 此阶段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支持快速生长,为后续开花积累物质基础。
花芽分化期 (夏季,约6月 - 8月):
- 特点: 新梢生长逐渐减缓或停止后,桂花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。在当年生枝条的叶腋处,芽体内部发生生理变化,开始分化形成花芽(花蕾的雏形)。这个时期外表上看不出明显变化,但对当年开花至关重要。
- 关键: 需要充足的光照、适当的磷钾肥和适度的水分胁迫(避免过湿)来促进花芽分化。高温、干旱或光照不足会影响分化质量。
孕蕾与开花期 (秋季,约8月下旬/9月 - 10月/11月):
- 特点: 花芽分化完成后,随着秋季气温转凉(特别是昼夜温差加大),花蕾逐渐膨大显现(孕蕾),最终在凉爽的秋季(通常中秋前后)集中、大量开放,散发出浓郁的香气。这是桂花最引人注目的时期。
- 关键: 需要凉爽湿润的气候、充足的光照和稳定的水分供应。高温、干旱或持续阴雨会影响开花质量和香气。
养分积累与缓慢生长期 (花后 - 深秋/初冬,约10月/11月 - 12月):
- 特点: 花谢后,植株进入养分积累阶段。叶片继续进行光合作用,制造的养分回流到枝干和根系储存,为越冬和来年生长做准备。新梢基本停止生长,生长非常缓慢。
- 关键: 需要适当补充养分(尤其是磷钾肥)帮助恢复树势,积累能量。
相对休眠期 (冬季,约12月 - 次年2月):
- 特点: 在低温(通常5°C以下)环境下,桂花生长活动基本停滞,进入半休眠或休眠状态。叶片仍保持绿色,但代谢缓慢。此时主要进行内部生理调整和抗寒锻炼。
- 关键: 核心任务是安全越冬,防止冻害。需减少浇水,停止施肥,做好防寒保暖措施(尤其对幼树、盆栽或寒冷地区)。
二、不同季节的桂花养护要点
春季 (萌芽、新梢生长期)
- 光照: 给予全日照,促进光合作用,利于新梢健壮生长。
- 水分: 随着气温升高,需水量增加。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。遵循“见干见湿”原则,表土发白即可浇透水。
- 施肥: 关键期! 以氮肥为主,配合适量磷钾肥(如均衡复合肥或腐熟的有机肥如饼肥水、鸡粪肥),促进枝叶生长。薄肥勤施,每10-15天一次。避免浓肥烧根。
- 修剪:
- 早春萌芽前: 进行整形修剪,剪除枯枝、病枝、弱枝、交叉枝、过密枝,保持良好通风透光树形。
- 花后(针对四季桂等): 及时剪除残花梗。
- 病虫害: 开始注意防治蚜虫、介壳虫等。保持通风,发现及时处理。
夏季 (花芽分化期、部分品种开花前)
- 光照: 非常重要! 保证充足光照(6小时以上直射光),是花芽分化的必要条件。但避免午后强烈西晒(尤其盆栽),可适当遮阴(如遮阳网)防止叶片灼伤。
- 水分: 关键期! 夏季蒸发量大,需水量大。勤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尤其避免干旱(干旱会严重影响花芽分化甚至导致落蕾)。最佳浇水时间在清晨或傍晚,避开中午高温。注意排水防涝。
- 施肥: 转变期! 减少或停止氮肥施用。增施磷钾肥(如磷酸二氢钾、骨粉、草木灰浸出液),促进花芽分化、花蕾饱满。每月1-2次,浓度宜淡。可喷施叶面肥(磷酸二氢钾溶液)。
- 修剪: 一般不再进行重剪,以免剪掉已分化的花芽。可摘心或轻剪徒长枝,控制株型。
- 病虫害: 高温高湿易发红蜘蛛、叶斑病、炭疽病等。加强通风,定期检查叶片正反面,发现虫害及时喷药(如阿维菌素、哒螨灵),病害可用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等预防和治疗。注意喷药避开烈日高温时段。
秋季 (开花期、花后恢复期)
- 光照: 继续保持充足光照,有利于开花和香气浓郁。
- 水分: 关键期! 保持土壤均匀湿润,是保证开花质量和延长花期的关键。避免忽干忽湿,否则易导致落花落蕾。开花期避免向花朵喷水。
- 施肥:
- 开花前: 可再追施1次磷钾肥(如磷酸二氢钾),促进开花。
- 开花期: 停止施肥,以免缩短花期或引起落花。
- 花后: 及时追施一次以磷钾肥为主的“月子肥”(如均衡复合肥或腐熟有机肥),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,帮助恢复树势,积累越冬能量。
- 修剪: 花后(秋末)可进行轻剪,主要剪除残花梗、细弱枝、病枯枝。避免重剪。
- 防风: 开花期注意防范大风,以免吹落花朵。盆栽可移至避风处。
- 病虫害: 继续关注病虫害,特别是花期后的清理,减少越冬病源虫源。
冬季 (休眠期)
- 光照: 仍需充足光照,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,有利于安全越冬。
- 水分: 严格控制! 进入休眠后,需水量大大减少。遵循“宁干勿湿”原则,保持盆土/土壤微干偏干状态。浇水间隔拉长,等土壤较干时再浇少量水(尤其盆栽)。避免积水烂根。浇水选在晴暖的中午进行。
- 施肥: 完全停止任何形式的施肥。休眠期根系吸收能力弱,施肥易造成肥害。
- 防寒保暖 (重中之重!):
- 地栽:
- 幼树、新移栽树或北方较冷地区(如低于-5°C),需做好防寒。可在根颈处培土,树干包裹草绳、无纺布、旧棉絮等,树冠较大可用薄膜或无纺布搭建简易防风障(注意白天通风)。
- 成年壮树在江南等地一般能露天越冬。
- 盆栽:
- 必须入室! 在霜冻来临前(气温降至0°C左右)移入室内。放在阳光充足、冷凉(0-10°C最佳) 的地方(如封闭阳台、冷室)。避免放在暖气房或空调出风口附近,高温会打破休眠,导致提前发芽,消耗养分且易受冻。
- 入室前可适当修剪过密枝、病弱枝。
- 修剪: 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主要修剪(见春季部分)。冬季通常只做清理性修剪(枯枝病枝)。
- 病虫害: 结合清园,清除落叶、杂草,减少越冬病虫源。检查枝干,刮除介壳虫。
总结关键点
- 春季: 促生长,重施氮肥(薄肥勤施),重修剪(萌芽前),保证水。
- 夏季: 促花芽,保光照(避暴晒),严防干旱,转施磷钾肥,防病虫(高温高湿)。
- 秋季: 保开花,水要匀(忌干忌涝),花前补磷钾,花期停肥,花后补“月子肥”。
- 冬季: 保越冬,控水停肥,防寒保暖(尤其盆栽入冷室),多晒太阳。
遵循桂花自身的生长节奏,结合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养护重点,就能让你的桂花树健康茁壮,年年金秋飘香满园!